(四)县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人,不属永善县城区户籍但在全县范围内工作和生活的经县级以上表彰见义勇为人员家庭、全国英模、全国及省部级劳模、荣立二等功以上复转军人、军队随军家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的向振兴社区进行申请
在辖区内工作或生活的全国和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县政府引进特殊人才等住房困难家庭不受收入条件限制。十一、时间预安排(一)申请时间:2018年7月20日至2018年8月5日。
6.家庭未享受福利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二)初审公示时间:2018年8月6日至2018年8月16日。重度残疾家庭是指申请人或共同申请人中有(一、二级)残疾证的人员。符合公共租赁住房资格且保障家庭中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租金按照家庭人口中每1人享受城镇低保给予20平方米每月1元/平方米的优惠,其余面积按照3元/月/平方米收取,以此类推。永善县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指南提供虚假资料应承担的责任1.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不予受理,给予警告,并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
户籍为县城区八个社区范围内的35周岁以下未婚的,其父母为共同申请人。申请人可自行选择申请租住保障房地点。朝阳坝有1000多亩坡地和乱石滩,是黄葛村的属地,距离集镇只有两三公里远。
新中国建立之前,险峻的金沙江,让云南和四川隔江而望,金沙江是天险,几乎无法跨越。金沙江从码口镇新民村的吊岩流奔入永善,海拔为492米,而奔出地为青胜乡的倒流子,海拔才340米,在这168公里内形成了150多米的落差。如今的朝阳坝新集镇,犹如一艘浮在水面的巨轮,已起航前行。目前,金沙江沿岸从码口至青胜,仍然还有10多个渡口,有客渡船近20艘,还有车渡船3艘。
波涛汹涌的江面让人望而生畏,无法前行。只是,交通条件的改善,让渡口的摆渡船,大多处于停摆状态。
金沙江上的溜索、桥和船的变迁,见证着永善的发展和永善人民生活的改善。2010年至2012年,桧溪镇在原来集镇后面的200多亩坡地上,规划建设了3条新街3公里多,新修了镇政府机关和各站所办公楼。现在,黄华镇的10000多移民都有了良好的归属,朝坝上的5000多移民,有1000多人外出务工,在家的有的做点小生意,也有的摆渡打鱼,有的带孩子居家过日子,基本算是安居乐业了。2012年移民搬迁以来,桧溪镇围绕湖滨山城、历史文化、特色农业、商贸休闲定位,建设移民休闲宜居新区,打造特色旅游小集镇。
所以,这里就成为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最理想的场所。7月22日,记者一行从永善县城出发,经溪洛渡大坝下的永久大桥,在四川境内行车40多公里,来到了四川省雷波县渡口镇江边桥头,对面就是永善县桧溪集镇,一个已经淹没了一半集镇在水下,又建起了一大片移民新区的新桧溪,如一头畅饮江水的骏马,蓄势待发中。这条江,就是金沙江,中国母亲河长江的主流。由于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黄华镇原来临江的黄坪、甘田两村庄集镇和江边的4所小学被整体淹没,全镇沿江的6个村五六十公里江岸边有10000多移民需要搬迁安置。
桧溪百年老镇位于金沙江边,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和文化名人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80年代末,为解决相距只有10多公里的永善县城和四川雷波县城的交通问题,两县合作,在江面最窄的毛草坡两边悬崖上,建起了溪洛渡钢架桥(现为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所在地),当时可以两辆车对向行驶,是隔江相望的永善、雷波两县最先进最豪华的大桥了。
向家坝和溪洛渡两座巨型水电站的建成,让以上的这些都成为了历史,都沉没在了江底,换之的是崭新的交通面貌。我家以前就在黄坪集镇背后的公路边,离金沙江不到50米。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金沙江迎来了大开发,永善人民获得了大发展。谈话间,李清国还安排他妻子,去天楼上采摘了葡萄来给我们品尝,说是他们自己种的原生态葡萄。2011年开始,通过公开摇号,统规帮建、自建等方式,1503户5342人移民按照人均占地20平方米的宅基地标准,在朝阳坝上统规帮建或自建起了四层半的移民新家,一楼为商铺,二楼以上人居住。作为向家坝水电站库尾最后一个集镇,水库蓄水后,桧溪境内金沙江水位从近350米上升到381米,淹没区涉及桧溪镇4个村1社区19个村(居)小组,有958户3325人需要搬迁安置。2010年后,在移民搬迁建设中,规划投资了近5亿元,在朝阳坝这1000亩土地上,修建了纵横交错的网状道路93条,建起了幼儿园、中小学、卫生院、篮球场、供水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就连居民的活动场所就有3个,农贸市场有2个,移民办事场所也有2个。在向家坝和溪洛渡两座巨型水电站的大建设、大开发、大搬迁中,给永善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机遇,永善县先后在桧溪、佛滩、县城、黄华、大兴等建立了10个移民安置点,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搬迁安置了11279户42290人,实现了向家坝、溪洛渡库区大移民。
永善文广旅游局-黄华大转弯-袁志坚 摄影永善因金沙江而生,也因金沙江而兴。张健和妻子在国道213线和集镇交叉路口开餐馆,当时一年的收入就有近10万元。
在近40度高温的炎炎烈日下,黄华镇负责移民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胡刚和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华竹,带着记者一行,采访了几户人家。总投资17亿元、桥梁全长1872米的宜(四川宜宾)-攀(四川攀枝花)高速互通大桥将横跨金沙江连接大永高速,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2021年有望飞渡金沙江。
但因为人多桥小,需要人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所以过桥是要收费的哦。按统规自建的要求,为395户移民建起了新的安居房。
水势相对平缓的地方,偶有几条木船摆渡,也是险象环生,事故频发。正用在老街的发展,融合进新区机遇,带动集镇的繁荣发展。2003年,黄坪乡整体并入黄华镇,黄华镇成为了永善县除县城溪洛渡镇外的第二大镇,目前辖14个村(居)民委员会有6万余人。永善,正在因肩挑金沙江上向家坝、溪洛渡两大电站而发生着巨变,融入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洪流中,汇入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奇迹里……。
1985年前,摆渡的船是以人工划动的木船为主,后来慢慢演变为了柴油机动钢板船。如今,一座新区和老城融合的新桧溪,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江河畔。
朝阳坝原来离江边有两三百米远,海拔垂直距离100多米,溪洛渡水电站水位淹没至600米高程后,正好淹没了朝阳坝下的山崖,朝阳坝就浮在了水面上。移民搬迁中,张健家获得了40多万元补偿,摇号得到了新区文化广场对面的一块60平方米地基(当时他家3个人,移民后又生了1个小女孩),修建了3层楼房,其中一二楼在街面下,自己住,三楼在街面上,开了家小超市,又租了旁边的60平方米商铺,重操旧业开餐馆,一家4口人的生活还算有了保障。
曾经的金沙江航运码头,早已沉入了江底。码口和大兴境内分别建有溜索1条,当地百姓到江对面走亲戚、做生意,经常是从天而降、漂江而过。
有800多户3000多人选择了镇内自行安置,大多是后靠在自家或亲友家的土地上建房,继续过着农民的安闲日子。民国时期,滇、川两地就有5000人聚集于此地贸易经商,川流不息的船队和客商从这里走出群山,成为永善县沿江通省大道的必经之地。30年前1988年夏的一天,正在县城井底中学上初中的吴纯月和同学们听说了毛草坡大桥当天通车,传说这座桥还是一名女设计师设计的呢,就和同学们逃出学校跑了三四公里山路,来到人山人海的通车现场看热闹。永善境内的金沙江,只有在桧溪至青胜的一小段落差较小,江面相对较宽温顺,所以,除了横渡,这一段曾经还有2艘客船在跑客运,分别是金江1号和金江2号船。
山高水急的金沙江右岸是永善人民生存之地,曾经阻障了永善的开放和发展,延迟了永善人民脱贫的梦想。当时,经过移民意愿调查,有500多户2000多人选择搬出黄华,到县城、县外、市外、省外安置,远离了故土。
投资2.6亿元的大兴溜改桥工程月亮湾大桥可望在2018年将建成通车。明末清初,渐成集市赶场,更名为兴隆场。
公家的客船停运后,又有2艘个人船承担起了水运任务。80多岁的唐玉清是1957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虽然从40多公里外的黄坪村搬迁到了如今的朝阳新集镇,老人家对故乡有些许不舍,但住进了楼房,一个孙儿一个孙女都分别在昆明和县城有了稳定的工作,她每个月有移民后期扶持、逐年补偿、高龄补贴等各种补助近500多元,算是过上了享福的日子,心中那个幸福啊,自然是活了80多年来少有的。